索引號: | 014235185/2019-00025 | 分類: | 工業、交通\其他 其他 | ||
發布機構: | 如東縣運輸管理處 | 文號: | 無 | ||
成文日期: | 2019-07-08 | 發布日期: | 2019-07-08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稱: | 《如東縣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9〕23號)、《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通政辦發〔2019〕40號)精神,支撐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全縣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實施方案》精神,現做如下解讀:
一、《實施方案》出臺背景
推動運輸結構調整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運輸結構調整工作。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貨運量,增加鐵路貨運量。李克強總理指出,要采取綜合舉措,提高大宗貨物和長距離運輸的鐵路貨運比例。2018年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要減少公路特別是大宗產品公路貨運量,要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2018年6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第14次常務會議指出,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至關重要。
二、《實施方案》總體目標設定
《實施方案》工作目標依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9】23號)、《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通政辦發【2019】40號)相關目標而設定。主要涉及鐵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等20項指標。
工作目標為:到2020年,全縣貨物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增加,港口、鐵路和水路集疏運量、多式聯運貨運量實現較快增長,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三、《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共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具體措施和政策保障。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以轉型發展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江海河聯運優勢,不斷完善交通網絡,大力提升樞紐能級,切實提高運輸組織水平,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和水路運輸量。
第二部分,明確了“六大行動計劃”。即:貨運鐵路擴能行動、水路運輸升級行動、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公路貨運治理行動、城鄉綠色配送行動、信息資源整合行動,具體情況如下:
一是貨運鐵路擴能行動。主要內容有:發揮、提升海洋鐵路運輸能力。配合推進干線鐵路建設及既有線的擴能、電氣化改造,充分挖掘與利用既有鐵路資源,提高普速鐵路通行能力,釋放貨運功能,強化和完善貨運鐵路網絡。到2020年底前,力爭開通北漁站,開展栟茶站擴建改造工程征地拆遷和工程建設前期工作。
二是水路運輸升級行動。主要內容有:按照“節點順暢、干線成網、縣際貫通、達海連江”原則,積極配合做好洋口港區疏港航道前期工作,協調做好洋口運河達標整治工作,確保滿足通航條件,實現航道網結構進一步優化。進一步提升港口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比例。推進洋口港區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是完成15萬噸航道工程建設,推進液化碼頭二期工程(G2、G3泊位)、通用棧橋工程等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液化碼頭二期工程(G2、G3泊位)、通用棧橋工程力爭2019年底完工,2020年投入運營使用。
三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主要內容有:優化多式聯運樞紐場站布局,重點支持具有較強公共服務屬性、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場站建設,加快推進海洋鐵路栟茶站擴建改造工程,爭取盡早開工建設。大力推廣應用集裝箱、廂式半掛車等標準化運載單元和貨運車輛。支持企業加快多式聯運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機具、長距離帶式輸送機等升級改造,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應用。
四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主要內容有:按照現有公路超限檢測站點布局,加強公路超限檢測站點建設完善和運行管理,實施交警路政駐站聯合執法和流動聯合執法。,實現對貨物裝載情況的實時監管,全面實施“一超四罰”,到2020年底,全縣普通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得到有效遏制,低于省控標準。
五是城鄉綠色配送行動。主要內容有:引導和鼓勵城市貨運配送組織模式創新,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發展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時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加大對物流園區(貨運樞紐)建設、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智慧綠色物流服務平臺(無車承運人平臺)建設等的支持力度。
六是信息資源整合行動。主要內容有:大力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推進傳統貨物運輸組織方式的改進和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整合。鼓勵和支持“互聯網+”車船貨匹配、無車承運、城鄉配送物流服務平臺建設,實現物流需求和供給高效匹配、精準對接。強化貨物定位跟蹤狀態信息查詢等服務,提高物流服務智能化、透明化水平。
第三部分,明確加強政策支持保障、加強督導考核力度及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事項。建立全縣推進運輸結構調整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分管副縣長擔任召集人,縣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召集人,縣委宣傳部等多個單位為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縣交通運輸局,承擔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建立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動態督導考評機制,加強對各相關部門推進落實情況的督查考核,確保責任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