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和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加強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工作,有效控制我縣兒童青少年近視眼新發生率,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強近視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
教體局建立如東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姜寧兵 教育黨工委書記、黨組書記、教體局局長
副組長:于建華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教體局副局長
郭 勇 教育黨工委委員 教體局副局長
馮小臨 教育黨工委委員 教體局副局長
王淑娟 教育黨工委委員 教體局副局長
王 艷 教育黨工委委員 機關黨委書記
王東寧 教育黨工委委員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
崔 鵬 教育黨工委委員 體育局副局長
成 員:黃衛華 教育科科長
陳昌高 財務科科長
周愛武 監審科科長
王 兵 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許 兵 教育裝備室主任
符海燕 成職教辦主任
宋衛東 教育科體衛專干
各鎮教育聯絡組組長、各縣直學校(園)校長(園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體局教育科,負責日常工作。定期對各中小學校的近視防控工作進行指導和評估。
各學校成立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的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1名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明確學校領導、學校相關處(室)、班主任、任課教師、校醫(保健教師)職責,責任到人,保證“防近”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二、準確把握近視防控的目標要求
根據國家通知要求,結合省近視防控會議精神,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我縣明確兩個階段性目標:第一階段,到2023年,實現全縣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平均每年降低1%以上。第二階段,到2030年,實現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控制在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控制在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達25%以上。第一個階段的重點是控制趨勢,第二階段的重點是實現根本扭轉,確保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水平顯著改善。針對近視防控工作,既要立足于“控”,控制已經近視的孩子近視度數進一步加深;更要立足于“防”,預防新發近視率,從幼兒園就開始抓起。做好聯防聯控工作,推動家庭參與,增強家庭防控意識,倡導社會總動員,全面發動和依靠全社會力量,綜合防控,合力防控,持續防控。
三、落實近視防控工作的各項舉措
1.各校要將學生視力保護工作納入學校管理內容,落實各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見附件1),形成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人人重視,齊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機制。
2.嚴格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施課程游戲化,嚴禁“小學化”教學。要保證兒童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得少于3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結合季節、學齡階段特點合理調整。要為兒童提供營養均衡、有益于視力健康的膳食,促進視力保護。幼兒教師在保教工作時要主動控制使用電視、投影等設備的時間,幼兒連續看電視、投影等設備的時間小班幼兒不超過10分鐘,中班幼兒不超過15分鐘,大班幼兒不超過20分鐘,每天不得超過1小時,其他電子產品一律不得使用。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采光和照明要求,特別要保證在閱讀區看書幼兒的照明。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鉛筆、水彩筆等),保證用眼距離。
3.嚴格依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嚴格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復訓練,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寄宿制學校要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
4.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統一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嚴禁以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
5.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認真執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學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教師要督促學生讀寫時坐姿端正,并正確掌握執筆姿勢,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與書本距離應約為一尺、胸前與課桌距離應約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為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嚴禁老師拖課現象,課間10分鐘讓學生到室外活動或遠眺,防止學生持續疲勞用眼,隨堂課老師在每堂課結束前組織學生進行一分鐘“米”字眼運動。各班級要設立衛生委員,監督做好眼保健操、課間走出教室活動或遠眺等工作。
6.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每周參加中等強度體育活動3次以上。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階段每周2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已患近視的兒童青少年應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延緩近視發展。全面實施周末及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督促檢查學生完成情況。做好學校體育運動場所在周末及寒暑假要面向本校學生免費開放工作。
7.控制使用電子產品。學校教育本著必要和必須的原則從嚴控制使用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
8.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小學要接收醫療衛生機構轉來的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確保一人一檔,并隨學籍變化實時轉移。在衛生健康部門指導下,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2次視力監測制度,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提醒教育,為其開具個人運動處方和保健處方,及時告知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率等的報告和統計分析,配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視力篩查。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把視力監測和篩查結果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9.改善視覺環境。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采購符合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和坐姿矯正器,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加快消除“大班額”現象。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根據學生座位視角、教室采光照明狀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調整學生座位,每學期依據《中小學生課桌椅各型號的標準身高、身高范圍對照表》(見附件2)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
10.開展保護視力健康宣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采用集中教育和陣地宣傳相結合的方式,每學期集中對學生進行一次視力保護宣傳教育。利用廣播、宣傳欄等陣地宣傳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眼保健知識,培養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用眼衛生習慣。聘請合格的視光專業人員提供規范服務,并根據兒童青少年近視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矯正方法。利用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微信公眾號等途經,向家長宣傳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知識和方法,指導和督促家長為學生提供有利于視力保護的學習環境、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
四、組織近視防控工作的考核評估
省教育廳印發《江蘇省中小學校體育和衛生健康工作專項督導評估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近視率總體情況進行排名并公布,作為對學校綜合考核、對校長履職評價的重要參考。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印發《2020年對設區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考評實施方案》,也將學生近視率列為重要考核內容。縣教體局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綜合考核體系,同時建立督導考核制度,定期對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環境、生活設施以及近視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設施條件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低于當地同類學校平均水平或學生近視率增加比例高于平均水平的,在一定范圍通報,學校不得申報年度各類先進單位和體育衛生類特色校,確保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措施落到實處。同時建議縣政府將學生近視率作為鎮(區、街道)社會事業考核的重要指標進行評估。
附件:1.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
2.中小學生課桌椅各型號的標準身高、身高范圍對照表
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
(一)學校領導
1.確定一名校級領導主管學生近視眼防控(以下簡稱“防近”)工作,并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
2.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防近”工作計劃和措施。
3.將學生“防近”工作納入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并在年終對學生“防近”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總結。
4.督促學校有關部門和人員履行“防近”工作職責,落實具體的“防近”措施。
5.定期研究學生視力保護工作,協調解決“防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推廣班級“防近”經驗。
(二)體育衛生或思想教育管理部門
1.負責制訂學校“防近”宣傳教育計劃,組織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防近”宣傳活動。
2.管理學生“防近”工作,將學生“防近”工作納入學生管理和班級評比監督內容。
3.每學期組織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
4.組織開展師生眼保健操培訓與評比工作。
(三)教學管理部門
1.按照規定的課程計劃,合理安排每周課程和作息時間。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
2.嚴格控制各學科的測驗和考試次數,督促任課教師按時下課,做到不拖堂、布置課外作業適量。
3.督促教師做到板書、多媒體課件字跡清晰端正、大小適當,容易辨認。
4.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將學生每天一個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列入教學計劃,將上下午眼保健操時間排入課表。
(四)總務后勤部門
1.及時檢查、修理及更換老化的燈管,確保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國家標準,照度分布均勻。
2.定期安排教室墻壁粉刷,維護教室墻壁清潔,并監督采用低彩度、高亮度的材料進行粉刷。
3.選用耐磨無光澤材料的黑板,并定期維護,確保黑板表面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掛筆性能好,便于擦拭。
4.根據學生身高,合理配置課桌椅。保證每間教室內至少有2種以上不同高低型號的課桌椅。配備可調試課桌椅的,要配合班主任及時根據學生身高,調節課桌椅高度。
5.為衛生(保健)室或學生活動室配備視力表燈箱,并標出5米線。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為每間教室配備標準對數視力表,標出5米線。
(五)班主任
1.掌握班級學生的視力變化情況,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做好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學生的分檔管理工作。
2.教育并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讀、寫姿勢和握筆方法正確,眼睛距書本三十厘米左右,寫字一小時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書,不在行進的車中看書,不在暗弱或強光下看書、寫字。
3.督促學生課間休息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證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
4.根據教室采光照明情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至少調整一次學生座位。及時根據學生身高,調節課桌椅高度。
5.督促任課教師按時下課,做到不拖堂或利用各種方式變相占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隨意多留課外作業。
6.定期與家長聯系,督促家長配合做好子女的視力保護工作。每學期至少利用一次家長會或其他形式向家長宣傳有關近視眼的防治知識,引導家長注意控制學生在家用電腦、看電視時間,保證必要的睡眠時間。學生視力有變化時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
7.督促并指導學生每天上下午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8.組織班級干部尤其是衛生委員共同做好班級的視力保護工作。
(六)任課教師
1.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相關教學要求組織教學,按時下課。
2.教學過程中,合理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閱讀、寫字姿勢,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3.教學過程中,做到板書字體清晰、字跡規范;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要調整好字體大小、顏色和光線強度,做到字體、背景簡明清晰,對比度明顯。
4.嚴格控制測驗和考試次數,按照規定要求布置課外作業,控制學生作業量。
5.配合班主任督促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到室外活動或遠眺。
6.配合班主任督促并指導學生按照要求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七)校醫(保健教師)
1.負責擬訂學校“防近”工作的計劃,并報學校領導批準實施。
2.每學期利用廣播、黑板報、墻報等各種形式向師生進行保護視力的常態宣傳教育。
3.每學期組織學生進行2次視力檢查,詳細記錄,及時統計,分析視力減退的主要原因,對視力不良的學生進行分類管理。
4.學生視力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通知班主任,并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5.經常到教室檢查學生用眼衛生、教室的采光照明、課桌椅配置調整以及眼保健操實施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意見。
6.培訓、指導師生眼保健操工作,使之學會并掌握眼保健操的正確做法。
中小學生課桌椅各型號的標準身高、身高范圍對照表
課桌椅型號 |
桌面高 |
座面高 |
標準身高 |
學生身高范圍 |
0號 |
790 |
460 |
187.5 |
≥180 |
1號 |
760 |
440 |
180.0 |
173~187 |
2號 |
730 |
420 |
172.5 |
165~179 |
3號 |
700 |
400 |
165.0 |
158~172 |
4號 |
670 |
380 |
157.5 |
150~164 |
5號 |
640 |
360 |
150.0 |
143~157 |
6號 |
610 |
340 |
142.5 |
135~149 |
7號 |
580 |
320 |
135.0 |
128~142 |
8號 |
550 |
300 |
127.5 |
120~134 |
9號 |
520 |
290 |
120.0 |
113~127 |
10號 |
490 |
270 |
112.5 |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