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規范管理的通知
來源: 如東縣民政局 發布時間:2023-04-06 09:34 累計次數: 字體:[ ]

關于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規范管理的通知

東民〔2022〕40號


各鎮人民政府、各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

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是城鄉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的重要載體,也是政府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履行兜底保障職責的重要陣地。為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的規范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切實維護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合法權益,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內部管理

(一)完善管理制度。各鎮(區、街道)要全面推進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的制度化管理、規范化運行、標準化服務,督促各類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建立落實崗位責任制度、消防安全、食品衛生、財務管理、檔案管理、疫情防控等各項規章制度,落實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明、護理人員崗位培訓等要求。

(二)實施院務公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做好規章制度、服務標準、崗位職責、負責人聯系方式的長期公示,做好物資采購、接受捐贈、設施設備維修等情況的及時公示和伙食菜譜的每日公示。要及時回應集中供養特困人員關于日常管理、物資使用、經費收支等情況的關切詢問。

(三)規范物資采購。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應建立大額資金使用和重大采購項目按程序報批和一事一結算制度。規范采購果蔬、肉類等不耐儲存食材,按要求做好采購記錄和食品留樣,確保全程可追溯。物資采購、入庫、分發領用要做好登記簽字、留存票據、規范存檔,按照財務管理規定入賬。

二、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財務管理

(一)規范財務收支管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經費、機構工作人員工資福利、日常辦公經費、設施設備購置維護費、水電燃料開支、機構運營補貼、社會捐贈等各類資金要分類歸賬、分項核算,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收住社會老人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將社會老人收費、支出與特困人員供養經費入賬、支出分開管理,不得混淆使用。

(二)確保特困人員供養經費專款專用。特困人員供養經費應全部用于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照料護理、醫療救治和喪葬事宜等,其中統管經費不得平均使用,應當按照《關于加強特困人員經費統管工作的通知》(東民〔2021〕71號)文件執行,做到專款專用、專戶管理,不得擅自擴大支出范圍,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挪用、截留。工作人員工資福利、辦公經費、設施設備購置維護等費用不得從特困供養經費中列支。對擠占、挪用、截留特困供養經費的情況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追回相關經費,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

(三)規范特困人員零用錢發放。各鎮(區、街道)可結合實際制定集中供養特困人員零用錢發放管理規定,零用錢由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發放,一般控制在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供養經費標準的8%-10%。對生活能夠自理的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可通過現金或轉存特困人員銀行卡(存折)的方式發放;對失能、半失能供養人員,可結合個人意愿以實物形式返補。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對零用錢的發放應做到簽領手續齊備、登記賬目清晰,發放情況應向供養對象公開并報屬地鎮(區、街道)備案。

三、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質量管理

(一)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服務質量。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按照國家和省提出的標準配備管理服務人員,工作人員與服務對象的配備比例不低于1:10。護理員與輕度失能及能力完好服務對象的配備比例不低于1:15,與中度失能服務對象的配備比例不低于1:6,與重度失能服務對象的配備比例不低于1:3。要在確保集中供養人員“吃飽穿暖”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關愛等方面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膳食應做到品種多樣、營養均衡,菜譜定期更新,不得克扣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伙食標準。開展院內種植、養殖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加強農藥、化肥的管理使用和肉類食材的檢驗檢疫,確保自產果蔬、肉品食用安全。月平均伙食費用標準不低于除統管經費以外的特困人員供養經費標準的70%。衣物被褥應從正規渠道采購,定期清洗更換。要積極組織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開展服務質量評估和機構等級評定,“十四五”末,全縣所有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應達到二級以上養老機構標準。

(二)規范特困人員動態管理。對自愿選擇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應當做到“應收盡收”,除入住人員患有傳染病、精神障礙等特殊情況外,有富余床位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不得拒收。對不愿繼續入住機構的特困人員,所在機構應及時報告屬地政府按程序轉為分散供養。供養方式的調整須經屬地政府依法審批、系統變更、上級備案,嚴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虛報集中供養人員數量套取特困供養資金。集中供養人員離世,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應立即向屬地政府報告,并做好基本喪葬服務等善后事宜。死者親屬認領遺體離開機構辦理喪葬事宜的,要辦理審批手續,辦喪補助按東民〔2021〕71號文件執行。機構辦喪的,除可享受惠民殯葬補助的費用外,一般每例應控制在3個月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供養經費標準以內,不得搞封建迷信活動。

四、進一步加強特困供養服務機構運營管理

(一)強化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公益屬性。各鎮(區、街道)應從保障特困人員生活、提高管理服務效能出發,因地制宜,分院施策,依據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實際情況,相應采取公建公營、公建民營、購買服務或委托民辦養老機構托養等方式實施特困供養,不搞“一刀切”。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的社會公益屬性和兜底保障責任不因運營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不得因開展社會化養老服務而降低對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條件和服務水平,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盤剝特困人員的應有權益,不得從事與養老護理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建民營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應預留不少于10%的公益性床位,以備承接保障民政服務對象集中供養的任務。鼓勵公建公營的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利用閑置床位收住社會老人,根據《如東縣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實施辦法》(東政發〔2014〕32號)文件精神,收益經鎮(區、街道)批準后可用于機構硬件建設、彌補單位公用經費不足以及工作人員考核獎勵等,工作人員考核獎勵不得超過凈收益的40%,具體分配辦法由屬地鎮(區、街道)自行制定并報民政局備案。

(二)規范公建民營(民辦托養)程序。實行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公建民營或委托民辦養老機構托養的,應依法依規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實施。要改變唯低價入圍的篩選機制,綜合考慮運營方的從業資質、行業信譽、服務能力、可持續運轉等質量指標。

對公建民營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須聯合相關部門或第三方專業組織做好機構房屋、設備等國有資產評估和備案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公建民營(民辦托養)機構承接方應每月向屬地鎮(區、街道)報送機構財務報表。

(三)加強公建民營(民辦托養)監管。民政作為養老服務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屬地各類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的業務指導和行業管理。可采取定期檢查、隨機抽查、內部審計等方式,加強對公建民營(民辦托養)機構制度建設、隊伍建設、日常管理、供養服務的績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運營補貼、等級評定等政策掛鉤。公建民營(民辦托養)機構的舉辦方(委托方)應與運營方簽訂權責明晰的委托合同,并對運營方的內部管理、資金管理、質量管理等進行跟蹤監管;可采取收取保證金、按實結算分期支付等方式,加強對運營方的監管與約束,督促運營方按照合同約定提供保質保量、規范安全的供養服務。公建民營(民辦托養)機構原協議與以上要求不一致的,應在三個月內協商修訂完善,并將補充協議報送縣民政部門備案。

該通知自即日起執行,此前要求與該通知精神有沖突的,以此件為準。


                                               如東縣民政局

                                               2022年5月2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亚洲性感综合欧美|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欧美精品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婷婷激情综合网|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久久综合久久久|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