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曹建明 朱南州)洋口鎮甜港村的如東興洋家禽養殖有限公司以養殖“海蘭褐”蛋雞品種為主,年存欄達20萬羽,每天雞蛋產量11至12噸,每顆雞蛋都需經過清洗、消毒、烘干、噴油、光檢、分級、噴碼、包裝等八道工序,才可進入市場銷售,保證消費者買到的是新鮮、潔凈的綠色雞蛋。不僅如此,雞糞還可通過干燥處理設備,變成綠色有機肥。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為農業多添一分“綠色”,便能為人人不可或缺的食品多增一分“安全”。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從農作物綠色防控、農產品安全檢測、畜產品質量監管等多方面助推農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守護著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農作物綠色防控“上心”
在大豫鎮強民村豐潤蔬菜基地,越冬西藍花長勢喜人,縣植保站高級農藝師和基地負責人一起查看性誘捕器里昆蟲的捕獲量。2023年,縣植保站在豐潤蔬菜專業合作社創建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基地,對西藍花進行綠色防控,科學防治。
“我們合作社2023年種植的西藍花使用了黃板、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的性誘捕器、生物農藥以及高效、低用量、低風險的化學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運用,2023年西藍花的防治次數減少2次,化學用藥使用量減少了31.1%,不僅成本降低了,收益還提高了。”合作社負責人朱建新告訴記者。
近年來,我縣著力提升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水平,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普及科學用藥技術,實現農藥減量增效,切實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縣植保站副站長朱一博介紹,2023年,我縣建立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核心區2073畝,輻射面積1萬多畝,蔬菜綠色防控基地建設主體核心區360畝,輻射面積3000多畝。
“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廣示范應用抗耐病品種,種子精選處理,防蟲網阻斷蟲源,性誘劑和香根草誘殺螟蟲、食誘劑、赤眼蜂寄生、藥肥減施、側深施肥等技術;蔬菜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廣示范應用性誘殺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粘蟲色板誘殺煙粉虱、蚜蟲等,乙基多殺菌素防治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綠色防控技術。”朱一博說,下一步,我縣將結合省級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基地建設三年行動,圍繞農藥使用減量化和農業提質增效目標,擴大近年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成效,繼續建設一批覆蓋全縣主要農作物和地方區域特色產業、生產管理水平高、綠色防控技術優、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綠色防控基地。
農產品安全檢測“放心”
綠色防控技術是保障農產品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承諾達標合格證則是農產品食用安全的有效保障。日前,記者在洋口鎮凌洋墾區的西藍花種植基地看到,負責人時良正在對西藍花樣品進行質量安全檢測,切段、入管、加稀釋液、震蕩、靜置,然后取出檢測液滴到檢測試劑上。不一會兒,檢測結果生成,很快一張最新的承諾達標合格證就打印了出來。
“有了這個證,蔬菜就可以上市了。”時良告訴記者,做農產品安全最重要,蔬菜上市前,他們都會按要求提前采樣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上市流通。據了解,承諾達標合格證是指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在嚴格執行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對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自行開具并出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
“如果蔬菜基地自己不具備檢測設備,也不具備合格證打印的標簽設備的話,可以去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委托站檢測員檢測,檢測合格之后也會打印承諾達標合格證。”縣農業農村局安全監管科科員黃東亞說,承諾達標合格證是農產品的身份證,也是農產品產地準出、質量安全追溯的重要載體,通過該合格證可以查看產品的名稱、產地、生產者、承諾內容、承諾依據等信息,生產信息的透明化讓農產品真正做到來源可追溯、信息可查詢。
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縣綜合檢測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鄉鎮及市場分局農殘檢測儀器設備全面升級,全面推廣使用“酶抑制法速測卡法”智能農殘檢測儀。2021年以來,大力推行免疫膠體金速測技術,大大提高了農產品農殘檢測效率,全面提升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讓老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畜產品質量監管“安心”
近日,記者來到正大食品(南通)有限公司看到,一輛輛飼料原料運輸車輛在一一消毒后進入廠里。在產品檢測室,檢驗員對每一批原料樣品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全力保障飼料生物安全。
好產品要由好原料來制造。正大集團江蘇區可持續發展總監姜華告訴記者,就飼料生產而言,正大食品每年需用各種原料20多萬噸,品種多達近百個,“我們會對每批原料進行抽樣檢驗常規指標及衛生指標,確保合格后才投入使用。而且,從原料進廠、司機運輸、人員洗消、環境消殺、生產過程管控等多個方面嚴格管理,確保從正大出廠的飼料成品安全合格。”
飼料和獸藥是畜禽養殖主要的投入品,也是決定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據了解,我縣目前共有持證獸藥經營企業77家,獸藥生產企業4家。除了企業自身規范安全管理,縣農業農村局監管部門也對他們開展日常監督管理,查看經營環節情況。“對現有27家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開展檢查的同時,依托省、市、縣‘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獸藥、飼料生產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我縣畜牧業綠色健康有序發展。”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牧政執法中隊副中隊長王麗華說,2023年,他們共完成“雙隨機、一公開”檢查15次,開展日常監督檢查139家次。
王麗華還介紹,在養殖和屠宰環節,縣農業農村局對豬牛羊等畜禽定期開展“瘦肉精”監測;在檢疫環節,畜禽必須經過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檢疫工作由駐鎮畜牧獸醫站官方獸醫實施,確認合格并出具檢驗檢疫印章或合格證明后,畜禽產品方可上市銷售,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食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