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慧)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已如火如荼開展數月,南通依舊穩坐積分榜榜首“寶座”,其背后成熟的青少年足球訓練體系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我縣以覆蓋全域的校園足球網絡及豐碩的競賽成果為更多人所熟知。目前,我縣已建成31所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形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學段培養鏈條。近年來,由我縣各鎮區培養的多支校園足球隊更是先后多次在南通市校園足球比賽中拔得頭籌。
健全全域覆蓋體系
構建校園足球特色網絡
縣城的校園內,綠茵場上奔跑著的小小身影成了最動人的風景。經過多年發展,我縣已構建起覆蓋全縣、貫通各學段的校園足球發展體系。據統計,我縣現有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31所,其中,實驗小學、岔河小學等21所學校入選南通市“一校一品”足球項目,河口鎮直夫初中女子足球隊更創下南通市校園足球“四連冠”的佳績。“我們以足球特色學校為支點,著力構建‘教學普及+訓練提高+競賽選拔’的一體化發展體系。”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在此過程中,我縣各校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養模式。岔河小學構建“課堂+延時服務+社團活動”三級訓練體系;直夫初中實行“初一練基礎、初二強對抗、初三精戰術”的梯度培養,保障球隊持續競爭力。如東高中“班級超級聯賽”、實驗中學“校長杯”、友誼路小學“小蜜蜂杯”、童店小學“小金靴”足球嘉年華等品牌活動也成了校園足球文化的重要載體,讓足球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形成“校校有特色、人人可參與”的生動局面。
專業師資+高端賽事雙輪驅動
全面提升青訓水平
每天下午,縣友誼路小學的足球場上總是熱鬧非凡。小球員們在教練指導下進行傳球、射門訓練,為即將到來的省級錦標賽做準備。
以賽促練是如東青訓的核心抓手。據悉,我縣建立了“校內競賽-縣級聯賽-選拔集訓”的三級競賽體系,全面對接江蘇省青少年體育“5621”計劃,每年還會定期組織的全縣中小學足球聯賽,成為了檢驗各校訓練成果的重要平臺。在大型賽事上,自2018年以來,我縣已承辦5場省級賽事,為我縣“足球少年”提供了充足的鍛煉和展示平臺,更是選拔苗子的“淘金場”。今年9月,我縣還將承辦江蘇省青少年足球U10組錦標賽,預計有20支代表隊、約400人參賽,將進一步拉動賽事經濟,提升“如東足球”影響力。
高質量的青訓離不開專業的師資和高水平的競技錘煉。一直以來,我縣高度重視專業力量建設,目前擁有持證足球教練員18人、各級裁判員19人。近三年,累計選派超過100名體育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足球專項培訓,以確保課堂教學與課余訓練質量。在專業師資帶領和高端賽事打磨下,我縣青訓輸送成效顯著,先后累計向專業隊輸送優秀球員近50名。
構建發展新格局
打造體教融合示范高地
面對“蘇超”帶來的足球熱潮,我縣青少年足球訓練體系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縣教體局計劃建立“如東縣足球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通過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在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和人才培養方面形成合力,全面提升足球事業發展水平。
此外,我縣還將積極探索“足球+”融合發展新模式,依托本地產業優勢,開發足球文創及周邊產品,推動“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計劃開展足球“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活動,到2030年成立業余足球隊和社團不少于50個,讓足球運動真正融入群眾生活。在人才培養方面,我縣將著力構建“選材-訓練-輸送”一體化機制,優化足球特長生招生政策,增加招生名額,保障“小初高”升學通道。
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努力構建“足球育人”新格局,通過足球運動,培養孩子們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質,實現以體育人、以體育心的目標。與此同時,還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努力將我縣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有影響力的足球人才培養基地,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貢獻“如東體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