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8日,蔡橋村共享菜園首屆玉米豐收節特別設置兒童參與專場,二十余名兒童在掰玉米、剝玉米、啃玉米比賽中沉浸式體驗農耕文化。活動以“農耕實踐+勞動教育”為切入點,將關心下一代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兒童在汗水中感悟勞動價值,在自然中培育愛農情懷,為關工工作注入鮮活的“鄉土力量”。
童手掰玉米:在田間地頭種下勞動啟蒙
“預備——開始!”隨著裁判口令響起,兒童組掰玉米比賽現場一片歡騰。孩子們戴著小手套,踮起腳尖在玉米地里尋找飽滿的玉米棒,小手緊握玉米稈用力旋轉,盡管動作略顯生澀,卻透著對勞動的認真。“我掰了 5 個玉米!”一名小學生舉著戰利品歡呼。活動特別為兒童組降低比賽難度,設置適合身高的掰玉米區域,并安排志愿者全程指導,既保障安全又讓孩子體驗“收獲”的成就感。蔡橋村關工小組負責人表示:“讓孩子脫離課本走進農田,親手觸摸玉米的粗糙紋理、感受秸稈的韌性,這是最生動的勞動教育課。”
童趣農耕賽:在趣味競技中厚植鄉土認知
剝玉米比賽中,孩子們圍坐在不銹鋼盆前,專注地撕扯玉米苞
衣,有的因苞衣纏繞急得皺眉頭,有的則摸索出“從玉米須入手”的小技巧,笑聲與討論聲此起彼伏。啃玉米環節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兒童組選手捧著熱騰騰的煮玉米“狼吞虎咽”,裁判以“玉米棒潔凈度”作為評分標準,讓孩子在趣味競技中理解“珍惜糧食”的深意。
活動還設置“農耕知識小課堂”,志愿者結合玉米生長周期、種植技巧等進行講解,孩子們邊聽邊觀察地里的玉米植株,在“做中學”中加深對鄉土農業的認知。
關工工作新實踐:以農旅融合賦能兒童成長
此次活動是蔡橋村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創新嘗試。作為新光幼兒園、福亮小學學生實踐基地,共享菜園長期承擔著勞動教育功能,而豐收節通過“比賽+體驗+科普”的形式,將零散的實踐活動升級為系統性的成長場景。如東縣苴鎮街道關工負責人提到:“讓孩子在鄉村振興的實景中感受農業魅力,既能培育‘知農、愛農、興農’的情感,也為關工工作開辟了‘以農育人、以文化人’的新路徑。”
當二十余名兒童帶著沾滿泥土的小手和豐收的喜悅離開菜園時,
田埂上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是關工工作深耕鄉土的印記。蔡橋村以玉米豐收節為載體,讓兒童在自然課堂中學會尊重勞動、敬畏自然,為下一代的成長注入“根”的力量——這既是對鄉村振興“人才振興”的積極響應,也是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與鄉土文化融合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