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顧艷 王洪 通訊員 李海楠 張波)經濟開門紅,工業是壓艙石。今年以來,全縣上下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深化實體經濟調研服務,聚力推動企業增產增效,加快產業創新轉型。一季度,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529.22億元,增長9.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工業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位于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項目已初具規模,一個車間率先投產,自動化生產線全速運轉,一輛輛滿載貨物的卡車從廠區駛出。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企業,當前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同步進行。江蘇九州星際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建軍介紹,今年一季度,洋口鎮和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兩大生產基地產銷兩旺,實現產能約4500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明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占地450畝,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建設56條生產線,可年產2萬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目前一期規劃的7棟廠房已建成3棟,其他廠房、行政辦公設施有序啟動建設。同時二期項目新增用地71畝,新建5萬噸中強聚乙烯纖維項目,用于海洋產業、安全防護品、體育器械、航空航天等領域。朱建軍表示,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公司生產的纖維產品總年產能將達到7萬噸,在國內的市場占比將提升至60%。
在江東合金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拉絲機高速飛轉,源源不斷地吐出市場搶手的并絲線產品。企業目前在手訂單約5000噸,產品覆蓋高壓電纜、海纜、高性能銅箔等領域,一季度實現應稅銷售額21.9億元。公司總經理陳愛華介紹,得益于中天科技集團產業鏈拉動和自身產品不斷向外擴展,江東合金一季度銷售收入在原有基礎上實現了新突破。今年將緊盯前沿特種銅合金線材生產技術革新,努力開辟新的應用場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
在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中,我縣各大企業圍繞發展目標,投資新項目,攻堅“硬科技”,研發新產品,凝聚“向新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邁出新步伐。今年一季度,全縣納統的31個行業大類中,有14個行業產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45.2%。累計產值排名前十的行業中,化學纖維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等3個行業產值實現增長,分別增長115.0%、18.0%、4.9%。其中化學纖維制造業產值占全縣規上總產值比重21.5%,拉動作用較大。從用電量來看,一季度全縣工業用電量18.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3%。
強化精準培育,打好優企“主動仗”。縣發改委等部門加強工業經濟監測運行,強化規模企業培育,實施全過程式培育行動,從項目招商簽約開始跟進,實施“一企一策”精準指導企業上規入統。截至目前,全縣擁有275家高企、213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3家國家級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今年以來,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競速場”上,我縣緊扣“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要求,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安防、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九條產業鏈開展攻堅突破,培育了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特色項目。一季度,全縣完成工業投資94.29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遠東海纜、九州星際、海寶資源、九九久、中天耐絲等5個項目列入今年省工信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96.4億元。目前遠東海纜、九州星際、海寶資源正在建設中,九九久、中天耐絲預計6月份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