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周穎石 高玉霞)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海忠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他們將根據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研判新形勢,多措并舉抓就業促增收,積極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
支持經營主體吸納就業。加大企業擴崗支持力度,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繼續發放一定比例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多渠道搭建勞務對接平臺,計劃赴山東等地開辟新的合作勞務協作基地,建立常態化跨區域崗位信息共享和發布機制,促進供需信息精準對接、脫貧人口精準輸出、用工企業精準招人。
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依托江蘇智慧就業云平臺、云智聘、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加大宣傳力度,多頻次舉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專場招聘會。統籌利用各鎮區、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公共和商業服務設施,計劃建立6家“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設施設備配置齊全、線上線下協同便捷”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充分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
抓細抓實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科學制定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和實施方案,對零就業家庭做好跟蹤管理,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對常規幫扶仍難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安置,爭取幫扶470名以上就業困難人員。同時建立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排序機制,優先安置符合崗位條件的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和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
持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大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適崗培訓、崗位技能提升等培訓,鼓勵有資質的機構對有需求的企業和個人開展針對性培訓,規范開展訂單式培訓,健全培訓監督評價考核機制。加強對高技能人才和數字技能人才的培養認定力度,提高我縣技能人才的含金量,力爭培訓取證技能人才7000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不低于1200人。
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大宣傳力度,激發勞動者創業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引導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等人員返鄉創業。積極舉辦各類針對性強、專業性強的創業講堂、創業大賽等活動,引導大家積極投身創新創業事業。不斷完善富民創業擔保貸款管理,打造高效、快捷的貸款融資“綠色通道”,全力幫助創業人員破解創業資金難問題。
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擴面、提質、增量”的要求,對勞動年齡段農村居民、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實施精準擴面,積極鼓勵引導城鄉居保參保人員轉職保。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探索提高參保補助,以引導參保人員選擇較高檔次繳費、長期繳費,持續推動參保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力爭提高新增領取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助力提升全縣平均待遇年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