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景靚麗的三和六岸一隅,有一座暖黃色門頭的小樓,這里是“如東縣含靈兒童康復中心”——是自閉癥兒童們溫暖的港灣。而丁老師就是那位,為孩子們驅散陰霾、播撒陽光的守護者。
丁老師投身特殊教育領域,源于一次觸動心靈的邂逅。那是一個陽光斑駁的午后,在社區組織的關愛特殊兒童活動中,丁老師看到一個小女孩安靜地坐在角落里,周圍的歡聲笑語似乎與她無關。她專注地用彩筆在紙上畫著重復的圖案,當有人試圖和她交流時,她只是緊緊地抱住自己的畫冊,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抗拒。那一刻,丁老師的心被深深刺痛,從那以后,幫助自閉癥兒童的愿望在她心中生根發芽。
不久后,丁老師便加入了如東縣含靈兒童康復中心,開啟了這場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旅程。在這里她遇到了亮亮,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小男孩。
初次見面,亮亮不停在原地轉圈,嘴里喃喃自語,對周圍的一切都置若罔聞。當有人靠近,他就會突然尖叫,雙手捂住耳朵,情緒變得異常激動。丁老師深知,要走進亮亮的世界,需要極大的耐心與愛。
為了幫助亮亮,丁老師制定了一套專屬的康復方案。在認知訓練階段,丁老師利用亮亮對汽車模型的喜愛,將認知學習融入其中。他拿著不同顏色、品牌的汽車模型,耐心地告訴亮亮:“亮亮,這是紅色的法拉利,這是藍色的寶馬。”一開始,亮亮根本不理會,只是自顧自地擺弄著模型。但丁老師沒有放棄,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亮亮玩汽車模型,慢慢地,亮亮開始對丁老師的話語有了反應,能夠按照指令指出相應的汽車。
語言訓練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是一大難關,丁老師為此費盡心思。他發現亮亮對兒歌有著微弱的興趣,便每天播放兒歌,自己也跟著哼唱,還一邊做著簡單的動作。起初,亮亮只是默默地聽著,漸漸地,他開始跟著丁老師的節奏輕輕晃動身體。丁老師看到了希望,于是更加努力地教亮亮唱兒歌,一個字一個字地糾正他的發音。終于有一天,亮亮跟著丁老師唱出了第一句完整的歌詞,那一刻,丁老師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社交能力培養方面,丁老師設計了許多有趣的小組活動。他邀請了其他幾個康復中心的孩子一起參與,在活動中,丁老師總是耐心地引導亮亮與小伙伴們互動。有一次玩傳球游戲,丁老師先示范給亮亮看,然后鼓勵他把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一開始,亮亮不愿意,甚至有些生氣。丁老師便蹲下來,溫柔地對他說:“亮亮,把球傳給小伙伴,他們會很開心的,就像你收到禮物一樣開心。”經過多次嘗試,亮亮終于鼓起勇氣把球傳了出去,當他看到小伙伴們臉上的笑容時,他自己也露出了羞澀的微笑。
經過丁老師長時間的悉心教導,亮亮取得了令人驚喜的進步。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抗拒與人交流,能夠主動和老師、小伙伴打招呼,還學會了分享自己的玩具。看到亮亮的變化,亮亮父母眼眶泛紅,聲音帶著幾分哽咽與激動:“丁老師,以前我們覺得孩子的世界會一直黯淡無光,是您像一束光,照進了他的生活 。沒有您的堅持和付出,就沒有亮亮的現在,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感謝您!”
在含靈兒童康復中心,丁老師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每一個自閉癥兒童前行的道路。她知道,這些孩子的康復之路還很漫長,但她愿意用自己的愛與專業,陪伴他們一步一步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讓這些折翼的天使在愛的呵護下,重新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