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張予欽 朱宇曄)自當選為縣人大代表以來,李艷楠堅守“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堅持為民履職、服務大局,主動擔當作為、帶頭辦好企業,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書寫著人大代表的使命和擔當。
“這些天我們在加緊趕一批出口訂單,總量300萬米的純棉胚布,每周發出近20萬米,現在裝車,下午就能到達上海的港口。”近日,記者在如東縣瀟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企業負責人李艷楠時,她正在指揮裝車出貨,她告訴記者,這幾年公司憑借出色的產品質量打開外銷渠道,現在出口訂單量達到總量的50%左右。
李艷楠深知,作為企業界人大代表,發展好企業是履職根基。瀟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雙甸鎮,是一家以坯布生產、開發新型花型研究新型面料,集紡織、銷售和成品一體化的工業企業。去年以來,在紡織行業面臨品種同質化、價格透明化、產能過剩等多重問題的形勢下,她帶領公司積極應對挑戰,不斷革新技術、更新設備,今年年初引進新技術織機48臺,布匹最大寬幅從原有的2米8增加到3米6,中間可以開匹,提升工作效率一倍的同時豐富產品種類。“全公司目前擁有織機共200臺,做實做細質量把控環節,做硬做強產品質量,打造‘瀟雅出品,必屬精品’的良好產品形象。”李艷楠告訴記者,通過重新布局市場戰略,大力拓寬海外市場,有效彌補了國內市場的不足,今年預計可實現產值1.6億元。
“就業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李艷楠表示,企業發展的同時,她始終關注民生和社會發展問題,努力踐行“發展企業、奉獻社會”的宗旨,帶領公司堅定不移地履行社會責任,結合用工實際,以促進群眾穩定就業為目的,吸納就業160人,其中外地員工占三成。同時,通過“老帶新”的方式開展技能培訓,主動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的技術水平,逐步打造出一批素質優秀、技能嫻熟、忠誠度高的隊伍,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端穩就業增收的“鐵飯碗”,撐起了群眾“致富傘”。
面對未來,李艷楠滿懷信心與決心。前一陣,她再投300萬元購置大劍桿機,將產品從傳統四件套面料向服裝面料拓展,投產后預計可增加年產值400萬元左右。“作為企業負責人,我將不斷強化‘做優每一單’理念,深入改革、積極創新,努力在業務拓展、服務質量、管理模式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堅決履行社會責任,廣泛吸納本地群眾就近就業,持續關心員工的生活和福祉,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同時,作為人大代表,我將牢記使命,強化擔當,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扎實的工作,深入基層,傾聽民聲,積極建言獻策,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李艷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