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縣發改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法治政府建設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不斷提高全員法治意識,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一、本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保護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1、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深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在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的基礎上,研究出臺《如東縣2023深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和如東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舉措66條,貫徹南通市“新66條”中的55條,另結合如東實際,增補了“建立26℃溫馨服務直通車機制”等11條特色舉措,明確牽頭單位41家,并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動員全縣各相關部門始終緊繃思想之弦、牢固樹立用戶思維、深入落實提升舉措,一體推進政策、市場、政務、法治、開放、人文“六個環境”建設。
2、加強市場主體保護,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全面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排查清理,持續抓好我縣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任務推進。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堅持由國家、省級有權部門制定,縣級有關單位、部門執行收取,我委在“中國如東”網站及時公示。成功舉辦第六屆如東企業“金牛獎”頒獎典禮,共表彰上一年度優秀企業29家、先進個人51名,全縣上下關心企業、尊重企業家的氛圍日益濃厚。2023年已組織開展現場融資對接活動13場、惠及企業超200家。
3、精準實施普法宣傳,努力打造法治氛圍。圍繞“憲法日”、“世界糧食日”、國慶節等重要節點,開展憲法宣傳周、安全宣傳“五進”、食品安全宣傳周、節能宣傳周等法治宣傳。將法治宣傳和26℃溫馨服務直通車機制相結融合,結合對企業項目服務、政銀企活動,深入鎮區、深入企業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法治宣傳,提升企業管理層和員工法治意識。積極探索普法載體創新。借助縣廣播電臺“普法進行時”欄目開展《江蘇省社會信用條例》專題宣傳,通過以案釋法、現場問答的形式對《條例》進行解釋和宣傳。組織15家新能源企業,聯合舉辦“綠色如東,美麗家園”專場文藝晚會,宣傳《節約能源法》,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呼吁人人都做‘節能低碳,綠色出行’的宣傳者和踐行者。
(二)突出特色亮點,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1、在全省首創建立“政務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月”。從2019年開始將9月份確定為我縣政務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月,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簽一份信用承諾書、舉辦一堂信用大講堂、開展一次誠信宣誓活動,組織一次失信問題排查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這項工作今年在江蘇文明網刊發。此外,縣發改委作為政務誠信建設的牽頭單位,近三年來積極組織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在省對縣政務誠信考評活動中,我縣連續三年保持在第一等次,為優化我縣營商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鞏固“雙線四步”閉環修復長效機制,破解企業信用修復難題。常態化推進“雙線四步”修復機制,舉辦助企信用修復指導員培訓會,提升指導員業務水平。2023年共為525家企業提供信用修復服務,已履行處罰義務且符合修復條件的企業修復率達97%。在今年1月底南通市召開的全市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動員大會上,“雙線四步”機制獲評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年”十佳案例,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并在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刊發推廣。
3、全市首家開展信用承諾 “無紙化”簽署工作。信用承諾是事前監管的重要舉措,今年3月份,我縣依托市信用承諾管理系統進一步深化信用承諾制度、推行信用承諾“無紙化”簽署,構建“承諾—履約”閉環監管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縣80個單位共梳理行政服務事項178個,信用承諾事項201個,2023年系統共歸集在線簽署承諾信息145000余條。通過構建“承諾—履約”閉環監管機制實現了信用承諾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營造了“有諾必踐”的良好信用環境,目前在全市僅有如東1家開展。
(三)突出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升工作人員法治意識和法治水平。組織動員22名工作人員參加線上線下行政執法證培訓和考試,做到持證執法、規范執法,并做好執法監督。融合“發改青年學堂”“三會一課”、新入職人員培訓等,舉辦法治專題講座,學習研討《安全生產法》、《政府投資條例》、《糧食流通條例》強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
2、動態管理權力清單。結合我委實際,認真梳理權力清單,將權力事項明確到科室,并進行動態調整。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擴大不見面審批落地見效。落實專人維護江蘇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提升網辦率,提高即辦件占比,縮短承諾件辦理時限,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率。
3、強化“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建立工作機制、明確工作任務、制定工作細則、落實工作責任。全面完成2023年“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任務,并及時回填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4、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貫徹落實《江蘇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將《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如東縣重點產業鏈發展規劃》列入我縣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嚴格履行規定程序,并向全社會公開。
5、開展涉企行政合規指導。研究制定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組織市級專家赴有關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對企業合規運行進行指導。
二、立足發展改革實際,全面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我委根據法治建設的要求和依法行政的需要,及時調整法治政府建設、法制宣傳教育、平安綜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持續強化“主要領導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職能科室具體負責、機關干部人人有責”的工作機制,確保法治建設工作人員、時間、內容、效果的“四落實”,有力推動全委法治建設符合新要求、邁上新臺階。二是完善工作機制。我委注重加強制度保障推進法治建設工作。在機關管理制度中明確了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機關學習日制度,將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重點內容,組織開展學習。在辦公管理制度中,要求黨組會定期研究和部署法治建設工作。三是明確工作任務。年初,我委制定《縣發改委綜治和平安法治建設工作意見》、《縣發改委法治型機關創建實施意見》和《縣發改委法治宣傳工作計劃》,定期召開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會議,對依法行政及誰執法誰普法工作進行研討、總結、部署,確保依法行政和法治宣傳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四是注重督查考核。我委將法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將平安法治建設納入如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委內部考核辦法,督促科室和工作人員嚴格落實法治建設責任。將法治建設作為衡量班子成員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班子成員向黨組匯報法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三、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是依法行政機制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有待細化落實。二是執法經驗不足、執法水平有限,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法治宣傳求新求變的舉措不多,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2024年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做到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切實把法治思維、法治理念貫徹落實到干事創業、為民服務的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全縣經濟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是切實履行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統籌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政策舉措,全力營造辦事更方便、政策更惠企、服務更貼心、群眾更滿意的一流法治營商環境。
三是切實履行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推進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加強公務員隊伍誠信建設和誠信宣傳,不斷提高我縣各級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信力。
四是務實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切實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確保檢查權力事項全覆蓋,計劃任務全執行,抽查完成全回填,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執法水平,錘煉執法隊伍。
五是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創新開展執法宣傳。充分利用講座培訓、以案釋法、網站平臺等形式,深化送法進企業、進社區、進園區活動,加強法律法規政策解讀,營造良好法治氛圍。